美國研發出一種手性拓撲超導體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研人員推出了一種手性拓撲超導體(Chiral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對于推進量子計算和探索理論手性馬約拉納粒子(Majorana particle)至關重要。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美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時預測聚變堆等離子體不穩定性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個人工智能模型,能夠實時預測被稱為“撕裂模不穩定性”的聚變堆等離子體不穩定性。
韓國開發出高效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韓國能源技術研究院團隊研發出具有目前最高效率水平的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發表在《前沿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研究證明超新星1987A中心存在中子星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參與的國際天文學研究發現首個確鑿證據,證明超新星1987A的中心存在中子星。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澳大利亞進一步解析“氫脆”機理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國家顯微與微分析中心科研團隊一項新研究,進一步解析了氫導致鋼鐵性能下降、發生“氫脆”的機理,同時發現在碳化物增強鋼中添加鉬(Mo)元素可顯著增加其捕獲氫的能力。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澳大利亞研究揭示大腦預測物體位置的神經機制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綜合了30年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腦如何預測物體位置的神經機制。
歐洲聯合環最終實驗創造聚變能輸出新記錄
近日,歐洲聯合環(JET)最終的氘氚實驗創造了新的聚變能記錄,實現了氘氚反應,同時創下了世界能源輸出紀錄。英國聚變界認為這是聚變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里程碑。在最終氘氚實驗中,JET持續產生了5秒高聚變功率,使用0.2毫克燃料,創造了69兆焦耳的紀錄。
韓國科研人員在智利建造“七維望遠鏡”觀測宇宙
韓國首爾大學科研團隊公開了在智利安第斯山脈El Sauce天文臺建造的7維望遠鏡(7-Dimensional Telescope)觀測玉夫星系(NGC 253 星系)、螺旋星云和三裂星云相關信息。
科研人員首次“定格”電子在液態水中的阿秒級運動
美國和德國科研團隊在實驗中首次拍攝了液態水中電子實時運動的“定格幀”。該研究提供了一個窗口,使科學家能在以前用X射線無法企及的時間尺度上了解液體中分子的電子結構,標志著實驗物理學的重大進步。相關研究發表在《科學》上。
美韓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耐疲勞電解質膜
韓國仁川國立大學與哈佛大學聯合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耐疲勞的電解質膜。
澳大利亞在單個原子中實現多重方式編碼量子信息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團隊宣布,可在硅芯片內的單個原子中以四種方式編碼量子信息。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
科研人員研發可以實時控制形狀和特性的超材料
韓國蔚山科學院科研團隊研發出首個可以實時調節材料形狀和特性的超材料。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升級中子測量設施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宣布升級新的中子測量設施,增強英國核能、國防和聚變研究領域的安全可靠運行和持續發展。升級的新型粒子加速器為荷蘭制造的2.0 MV同軸VHC Tandetron,功率將提高6倍,成為全球少數提供精確可追蹤中子標準的設施之一。
波蘭開展物質和反物質的對稱性研究
波蘭雅蓋隆大學科研人員耗時七年對正電子原子中的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對稱性進行了測試。
匈牙利科研人員加入歐空局木星探測任務
匈牙利科研人員參加了木星冰衛星探測器(JUICE)的行星射電干涉測量和多普勒實驗(PRIDE)任務。PRIDE將利用探測器上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和地面射電望遠鏡監測探測器發出的無線電信號,提高對JUICE等行星探測航天器數據的科學利用。相關研究已發表在《空間科學評論》上。
韓英科研人員在原子水平成功觀測二氧化碳分解
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聯合科研團隊在原子水平上成功觀測到二氧化碳(CO2)的分解過程。